腎結石(Kidney Stone)是指尿液中的礦物質結石,累積在腎臟及輸尿管。較小的腎結石可隨尿液自行排出,若結石的直徑達到數毫米,則會造成排尿受阻、血尿、感染及腰痛。腎結石好發於肥胖族群。腎結石可依成分分類:最常見到的是鈣、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。
腎結石的形成原因:
肥胖
糖尿病
痛風
消化道吸收不良
水分攝取過少
飲食過鹹,攝取過多的鈉
蛋白質攝取過多
腎結石的治療:小於5毫米的腎結石通常可從尿液自行排出,較大的腎結石需腎臟科醫師評估治療,若不治療,會導致腎積水及急性腎功能衰竭。
腎結石的預防:
多喝水
低鈉、低蛋白、低草酸飲食
多攝取檸檬酸、魚油(Omega 3)、維生素 B6
多攝取蔬菜與水果
注意:普遍認為少吃含鈣食物就可以減少罹患腎結石的風險,這是錯誤的認知。事實上,低鈣飲食反而會增加腎結石的形成。身體內的草酸是需要透過鈣的輔助,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。低鈣飲食會導致消化道無法提供足夠的鈣質和飲食中的草酸結合,而造成體內草酸濃度上升,增加結石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