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醫學


腹瀉


腹瀉可以說是消化道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症狀之一。大部分情況下,腹瀉並不是嚴重的疾病。腹瀉常因「腸道急躁綜合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」或其他慢性大腸疾病所造成的。臨床上,將腹瀉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。急性腹瀉又分成三大類型,分別為 「分泌性」 、 「滲透性」和 「滲出性」三種類型。急性腹瀉治療:若您有輕微的腹瀉症狀,不妨就讓它自己痊癒,讓大腸桿菌、病毒可以迅速排泄掉。症狀較嚴重時,可服用非處方藥物,如水楊酸鉍 (Pepto Bismol)、易蒙停 (Imodium A-D)。注意:困難梭狀桿菌造成腹瀉。


急性腹瀉

分泌性腹瀉(Secretory Diarrhea)

身體因為感染或藥物導致腸道分泌大量水分所造成的腹瀉,腹瀉時應避免飲用乳製品、冷飲、果汁。


滲透性腹瀉(Osmotic Diarrhea)

有些食物進入腸道後,特定的糖類成分(如果汁)、蛋白質和脂質不能被腸道吸收,而導致水分滲透到腸道中,產生腹瀉的症狀。

腹瀉時建議避免飲用果汁類飲料,也不要嚼口香糖,因為口香糖內含有代糖,會使腸內滲透壓失衡。

許多亞裔成人患者無法吸收乳製品(乳糖不耐症,Lactose intolerance),當患者攝取乳製品時會產生滲透性腹瀉的症狀。


滲出性腹瀉(Exudative Diarrhea

腸道發炎會使糞便裏混有血液和膿液。急性腸道感染來自飲食。當食物含有大腸桿菌或病毒時,消化道會發炎,導致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

困難梭狀桿菌(簡稱困難梭菌,Clostridium difficile)

過度服用某些抗生素(如克鏈黴素Clindamycin)會使腸道中其他細菌減少。此時困難梭菌就有生長的空間,引發粘液性下痢。困難梭菌感染可能造成輕微腹瀉、偽膜性腸炎、毒性巨腸症(toxic megacolon)、腸穿孔、甚至死亡。該病需要透過糞便檢查。治療包括使用口服或注射的服立治兒錠(Metronidazole)或口服泛可黴素(Vancomycin)。

預防腹瀉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手部清潔。


慢性腹瀉

慢性腹瀉的病程為兩個月以上,病因比急性腹瀉更複雜。慢性腹瀉可能來自諸如克隆氏病(Crohn’s Disease)、潰瘍性結腸炎(Ulcerative Colitis)等疾病。這些疾病也可導致糞便中出現血液和膿液。該類型疾病需腸胃專科醫師來診斷與治療。


注意:腹瀉時避免飲用含糖飲料、果汁、乳製品,避免吃過油、過鹹、辣物與炸物,也不要嚼口香糖,因為電解質失衡,建議服用含有電解質的飲料。